黄河上游生态廊道建设加速,五县区联动修复湿地1.2万亩,共筑绿色屏障

兰州新闻网 阅读:3 2025-05-17 00:50:30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黄河上游生态廊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日,黄河上游五县区联动,共同推进湿地修复工程,共计修复湿地面积达1.2万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上游生态廊道的建设对于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保障黄河安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五县区联动修复湿地,旨在提高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此次湿地修复工程涉及黄河上游的五个县区,包括青海省的共和县、贵德县、尖扎县,以及甘肃省的临夏州和宁夏 *** 自治区的中卫市。这些地区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地方特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在修复过程中,五县区以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为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加大湿地植被恢复力度,通过种植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二是加强湿地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湿地周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湿地水源充足;三是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湿地内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1.2万亩湿地得到了有效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修复后的湿地,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五县区在湿地修复过程中,还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实施生态补偿项目等方式,调动各方参与湿地保护修复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湿地保护修复的科学化水平。

黄河上游生态廊道建设加速,五县区联动修复湿地1.2万亩,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下一步,五县区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动黄河上游生态廊道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黄河上游生态廊道建设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五县区联动修复湿地,不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共同守护好黄河这条母亲河,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