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畔工厂化养鱼基地建成,鲑鱼年产量占全省六成,助力青海渔业发展

兰州新闻网 阅读:8 2025-08-30 01:50:34 评论:0
湟水河畔工厂化养鱼基地建成,鲑鱼年产量占全省六成,助力青海渔业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湟水河畔的一座现代化工厂化养鱼基地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使得青海省鲑鱼年产量达到了全省总产量的六成,为推动青海省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湟水河,作为青海省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充分利用湟水河的水资源,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青海省在湟水河畔投资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化养鱼基地。

这座工厂化养鱼基地占地约100亩,拥有先进的养殖设施和设备,包括智能化养殖系统、水处理系统、饲料加工系统等。基地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科学管理、精细操作,实现了鲑鱼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据了解,该基地目前养殖的鲑鱼品种主要有大西洋鲑、三文鱼等,年产量可达1000吨,占全省鲑鱼总产量的六成。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基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的努力:

首先,基地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通过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了对水温、溶解氧、pH值等养殖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了鲑鱼的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去除养殖水中的有害物质,保障了鲑鱼的健康生长。

其次,基地注重饲料的科学搭配。通过自主研发的饲料配方,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基地还与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饲料的质量和供应。

再次,基地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从鱼苗引进、养殖过程到成品出栏,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确保了鲑鱼产品的质量安全。

湟水河畔工厂化养鱼基地的建成,不仅为青海省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带动了当地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基地周边的养殖户纷纷效仿,纷纷投入到工厂化养鱼产业中,共同推动了青海省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基地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培训养殖技术等方式,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基地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鲑鱼养殖技术研究,为青海省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湟水河畔工厂化养鱼基地的建成,标志着青海省渔业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青海省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