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古镇“天把式”高空杂技复演,非遗传承人最小仅14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兰州新闻网 阅读:4 2025-08-26 07:50:35 评论:0
河口古镇“天把式”高空杂技复演,非遗传承人最小仅14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河口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天把式”高空杂技复演活动在该古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复演的非遗传承人中,最小的年仅14岁,他们用青春的活力和精湛的技艺,让这项千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天把式”高空杂技,又称“空中飞人”,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以惊险刺激、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曾是我国民间杂技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在河口古镇,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复演,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

活动现场,随着一声令下,表演者们纷纷登上高空舞台。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彩带,在空中翩翩起舞。只见他们身姿矫健,动作敏捷,犹如飞鸟般在空中穿梭。观众们屏息凝视,为他们的精彩表演喝彩。

在众多表演者中,最小的非遗传承人年仅14岁。他名叫小杰,从小就对“天把式”高空杂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族的熏陶下,他刻苦练习,技艺日益精进。此次复演,他担任了重要角色,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我从小就喜欢看爷爷表演‘天把式’,觉得特别神奇。现在,我也想成为一名传承人,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小杰说。在活动现场,他不仅展示了高空飞人的绝技,还向观众们传授了一些基本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

复演活动期间,河口古镇还举办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如剪纸、刺绣、木雕等。这些活动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这次复演活动,不仅让‘天把式’高空杂技焕发了新生,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这些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次复演活动,不仅展示了“天把式”高空杂技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我国非遗传承人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年轻传承人将继续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千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