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并网发电,开启“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绿色低碳新模式

兰州新闻网 阅读:5 2025-05-08 09:50:25 评论:0
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并网发电,开启“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绿色低碳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 *** 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近日成功实现了百万光伏大棚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农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项目位于该区金川镇,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项目采用“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的复合模式,实现了农业与光伏发电的有机结合。在光伏大棚的顶部,铺设了约20万千瓦的光伏板,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而在大棚内部,则种植了各类蔬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项目自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按照平均每千瓦时减少0.6吨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000吨。这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的复合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光伏发电的协同发展。在光伏大棚顶部,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周边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而在大棚内部,蔬菜种植则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项目采用高效节能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项目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种植蔬菜,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蔬菜种植,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光伏发电项目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红古区将继续推进光伏大棚项目,扩大规模,提高发电能力。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农业与新能源结合的模式,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红古区百万光伏大棚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农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绿色能源投入,推动农业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而努力。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